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高校信息查询 > 凯里学院

凯里学院_高校信息查询


凯里学院

学校性质:综合大学  所在地:贵州
地址:贵州省凯里经济开发区开元大道3号
电话:0855-8509281
网址:http://www.kluniv.cn/
211院校:否 985院校:否

凯里学院位于凯里经济开发区开元大道旁,其历史可追溯到1901年在镇远建立的“明德中西学堂”,其高等教育历史则应从黔东南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黔东南大学算起。黔东南大学于1958年8月成立,1959年8月改建为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1961年7月,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同年9月搬迁至凯里,与贵州省凯里民族师范学校(1956年秋建校,后改称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合并办学。1975年12月—1977年间,在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同时设立贵州省黔东南“五·七”师范大学。1977年,在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基础上举办贵阳师范学院凯里大专班。1978年4月,在贵阳师范学院凯里大专班的基础上成立黔东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6月更名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5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举办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与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行“一校两牌”,开展普通本科教育。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本科层次的凯里学院。

二、办学现状

学院现有教职工540人,其中专任教师472人;有正高职称38人、副高职称130人,研究生(博士、硕士)学历173人,另有在读博士6人,在读硕士167人,省管专家4人,兼职教授72人,外籍文教专家3人。设有12个教学分院,一个马列教研部,开设21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和少数民族本科预科、一个五年制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班。面向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同时招收外国留学生,有全日制在校生7688人,外国留学生15人。学校占地面积759454.7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8297.97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3076.68万元,图书馆藏书61.64万册。

截止2008年,学院先后出版专著36部(独立完成28部,合著8部),主编或参编教材、教学参考书50部(独著16部,合著34部),科普读物、文史资料等15部。承担或参加国家、厅级的课题44项,校级课题169项。发表学术论文2680余篇,其中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21篇(SCI收入11篇,EI收入7篇,CSSCI收录3篇,CA收录2篇),在国家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0篇,重要刊物、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77篇。

学院先后获地厅级以上科研、教学成果奖励33项,其中贵州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1个;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8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2个。

三、办学理念

凯里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发展作为治校的第一要务,按照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关于“凯里学院要为保护、传承、弘扬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作出积极贡献”的重要讲话的要求,形成“办特色之校,育特质之才”的办学思路,强化本科意识,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培育特色,形成了原生态民族文化教育与研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研究、教师职业技能教育与研究等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了“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应用型、教学型、开放型”的办学定位,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服务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院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出发,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后勤为保障”的管理模式,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严格要求、严密管理、严谨治学”的良好校风。在历届毕业生中,仅州内就有200余人被评为全国、全省、全州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有些毕业生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和业务岗位,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黔东南地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学院立足于黔东南地域的独特性,紧紧围绕特质人才“思想敏锐、情操高尚、知识丰富、吃苦耐劳、心身健康、多才多艺”六个方面特征,通过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不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学院特色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坚持依托黔东南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挖掘、传承和弘扬苗侗文化艺术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较完善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教育体系。开设了《苗族语言文学》、《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等课程,《芦笙艺术欣赏与表演》、《侗歌艺术欣赏与实践》等纳入了全校公选课体系,出版和发表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苗侗文化艺术学术研究成果,获省部级成果奖9项,州级成果奖3项,其中“构建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的实践和探索”获贵州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黔东南州情教程》、《苗侗文化概论》、《黔东南民族民间音乐》、《黔东南苗族法制史》、《黔东南民族民间体育》、《黔东南方言导论》、《苗族民间诗歌》、《黔东南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贵州民族服饰与蜡染艺术》等已出版。学院把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教学渗透专业教育和延伸第二课堂。苗族民间音乐、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芦笙、反排木鼓舞等进入到各种大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如大学生民族研究协会、大学生芦笙队、大学生侗歌队、大学生舞蹈队、大学生科技协会、大学生民族旅游协会等,我院承担了一项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把苗族反排木鼓舞改编为“反排木鼓健身操”,即将在全院大学生中推广。

学院搭建了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的科研支撑体系,着力建设了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研究中心、苗侗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苗侗文学研究中心、黔东南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黔东南生物资源研究中心、黔东南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民族地区旅游研究所等一批民族学科研究机构;建有“苗侗文化艺术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已获省新闻出版局批准,计划于今年10月出版创刊号;《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8个原生态民族文化院级研究重大招标院级课题已立项;产生了一批从事民族文化教学和研究的知名学者,国务院津贴专家、省管专家和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

凯里学院遵循“立德树人、自强奋进”的校训,坚持“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应用型、教学型、开放型”的办学定位,坚持实施以“教授培养工程”、“博士培养工程”和“人才引进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工程”,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着力打造特色学科,狠抓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教育与研究,把黔东南作为教学的大课堂、科研的大基地、实践的大舞台,致力于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